政治路线确定之后,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。面对跨世纪的艰巨任务,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一种坚韧不拔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事业的成败。生机勃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,是一项创造性伟业。创造,就意味着战胜困难,意味着解决矛盾,甚至意味着经历曲折,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,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,坚定艰苦奋斗的信心。一句话,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。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,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,是时代的要求,更是跨世纪的要求。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,没有这样一种好的精神状态,就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,什么事情也办不成。
具有坚韧不拔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是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为基础的。信念,是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凝聚,是精神支柱,对人的言行举止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。信念,又是与理想相通的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念,他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;反之亦然。中国共产党人在七十多年的奋斗中,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,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,根本原因就在于她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,“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,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,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。没有这样的信念,就没有凝聚力。没有这样的信念,就没有一切。”
具有坚韧不拔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又是与艰苦奋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,也可以说,坚韧不拔、奋发有为本身就是艰苦奋斗的具体表现。江泽民同志说得好,“艰苦奋斗,不仅要求生活上勤俭朴素,而且要求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。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面对跨世纪的艰巨任务,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带头勤俭节约,反对奢侈浪费,绝不是生活小事,而是关系到党心民心的大事;能否认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,增强革命的事业心和责任感,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,发扬艰苦创业、奋发图强的精神,扑下身子干事业,更是关系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。
无庸讳言,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不对头,与党的根本宗旨,与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很不相称。他们或者私字当头,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;或者得过且过,无所用心;或者精神萎靡,颓废懈怠;或者好大喜功,沽名钓誉。这些干部自觉不自觉地在奉行着一种庸俗的人生哲学。对于这样的干部,应该向他们击一猛掌,使他们清醒过来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,都要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。
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前进。跨世纪的宏图伟业需要坚韧不拔、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,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呼唤坚韧不拔、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,我们的时代已经并将继续造就越来越多的坚韧不拔、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: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,抓住机遇开拓进取,要有旺盛的斗志,长期艰苦奋斗、勤俭办一切事业,坚持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、做老实人,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。这样才能不负党的重托,不负人民的期望。